狂打噴嚏、流鼻涕?鼻炎防治“三件套”,做對了少遭罪
春季鼻炎來襲,鼻炎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疾病,這些中醫防治妙招快收藏。
2025/04/07
春日宴,綠酒一杯歌一遍
鼻炎至,噴嚏三連淚兩行
不過是去公園欣賞了一下盛開的鬱金香
第二天鼻腔就開始了“噴嚏交響樂”
眼睛紅紅的癢癢的
是誰中招了呢?
《諸病源候論》記載:“春多鼻鼽。”
古人誠不欺我
中醫認爲,鼻流鼻涕則爲“鼽”,鼻癢發聲則爲“嚏”,兩鼻孔交替堵塞則爲“窒”,因此鼻炎可以歸爲“鼻鼽”、“鼽嚏”和“鼻窒”。
鼻炎是一種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疾病,其成因相對複雜。
有一種觀點認爲,鼻炎的產生與肺、脾、腎虛損相關,正氣不足,腠理疏鬆,衛表不固,使得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下降。
也就是說,如果肺、脾、腎的功能不足或失調,加之外部因素的影響,就容易引起鼻炎。
長期鼻炎對成年人和兒童都會造成顯著的困擾和危害,尤其是季節性、過敏性和長期慢性鼻炎。
為什麼「春季」特別容易引發鼻炎呢?
1、脾胃功能失調:
胃腸功能異常會影響消化吸收,進而導致免疫力下降,使身體易受外邪侵襲,引發過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竇炎。
2、免疫系統紊亂:
反覆感冒、過敏體質等會導致鼻黏膜敏感,對花粉、塵蟎等外界刺激產生過度反應。
3、環境和生活習慣:
天氣乾燥、空氣污染、飲食生冷等都會加劇鼻腔炎症。
總的來說,春季氣溫變化無常,時冷時熱,缺乏規律性,易對鼻腔黏造成傷害。
春季雖然象徵着生機,但春暖花開的同時,過敏原也增多,再加上氣溫的大幅波動,就容易導致鼻炎反覆發作。
对于春季鼻炎,应如何「防治」?
一、中药内服,辨证论治
1、肺氣虛寒
辯證:有的人肺氣虛弱、體寒、身體防禦能力不高,風寒易入侵。具體表現為鼻癢,打噴嚏,清涕如水,畏寒怕冷,氣短乏力等。涕如水,畏寒怕冷,气短乏力等。
治法:溫肺散寒,益氣固表。
方藥:瘟肺止流丹加減。
2、脾气虚弱
辯證:脾虛弱,氣血就不足,身體中的清氣不能上升,濕氣也不能正常轉化,鼻子就得不到足夠的營養。具體的表現為:鼻塞嚴重,鼻涕黏白,食慾不振,腹脹便溏等。
治法:益氣健脾,生陽通竅。
方藥:補中益氣湯加減。
3、腎陽不足
辯證:腎陽不足,身體失去溫暖和保護,防禦能力下降,一樣容易被外邪侵犯。具體的表現為:鼻癢噴嚏,清涕長流,腰膝酸軟,夜尿頻多等。
治法:溫補腎陽,化氣行水。
方藥 :真武湯加減。
來源: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“十三五”規劃教材
《中醫內科學》
個體情況差異,具體用藥請諮詢專業醫師,辯證論治
二、藥食同源法
紅糖薑棗茶:
生薑4片、紅棗5顆、紅糖適量,沸水煮後熱飲,可溫陽通絡,疏散寒邪。
陳皮參茶:
陳皮15克、西洋參10克、黨參10克,煮沸後服用,可補液益飛脾,理氣化濕。
來源:中國中醫公眾號
陳皮 西洋參 黨參
三、中醫外治法
1、艾灸
(1)肺俞穴
這個穴位是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常用穴位之一,艾灸此穴有助於增強肺部功能,提高機體的抵抗力,尤其適用於因寒邪引起的呼吸系統疾病,如過敏性鼻炎、感冒等。
(2)脾俞穴
艾灸此穴位有助於健脾利溼,增強脾胃功能,改善體內溼氣過重的情況,從而間接地對治療相關鼻炎有輔助作用。
(3)腎俞穴
腎爲先天之本,艾灸此穴位可溫補腎陽,強身健體,增強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,對於因腎陽不足導致的鼻炎患者來說,艾灸腎俞穴可以幫助調節身體的整體狀況。

圖源:中國中醫報社—養生中國
2、拔罐療法
拔罐療法同樣通過刺激穴位和經絡來調節氣血,以此來治療鼻炎。
其產生的負壓可以舒筋活血,驅散寒溼,通常選擇肺俞穴和大椎穴等進行施治。
這種療法特別適合經常感冒或體質較弱的鼻炎患者。
3、穴位按摩
用兩根手指輕柔地按摩迎香穴、鼻通穴和印堂穴,每天早晚各一次,每次持續5到10分鐘,有助於通暢鼻腔,調理氣血,促進肺、脾、腎功能的正常運行。
這一方法可在家中進行,但切忌用力過大或過猛。

最後,一定要記住,即使冬季過去,也要注意保暖。在春季,防寒保暖工作同樣重要。
對於鼻炎患者來說,如果春季受涼,則更容易導致鼻塞、流涕等問題。因此,注重保暖並預防感冒是預防鼻炎發作的重要自我護理方式。
undefin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