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夏養生指南:大暑前必看「清補祛溼」攻略!
大暑將至,這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,“溼熱交蒸”達到頂峯。此時天地間暑氣蒸騰,溼氣瀰漫,人體易被“暑熱”侵擾,出現乏力、口乾、腹脹等不適。
2025/07/25
大暑將至,迎來一年中最炎熱的節氣,「濕熱交蒸」之勢達到頂峰。此時天地之間暑氣蒸騰、濕氣瀰漫,人體容易受到「暑熱」侵擾,出現乏力、口乾、腹脹等不適症狀。若能順應自然規律,合理調理身體,我們便能安然度過這段「苦夏」,為秋冬的健康打下堅實基礎。

飲食調養:清補祛溼,五吃二忌
大暑飲食應遵循「健脾、利濕、養膚」的原則,既要清熱消暑,也需兼顧營養均衡。推薦「五吃」黃金食材:綠豆、冬瓜、苦瓜、薏仁、鳳梨;並注意「二忌」:冰品與油膩食物,以免損傷脾胃。

生活起居:防暑兼顧護陽,“三防”是關鍵
大暑養生需在「發散」與「收斂」之間取得平衡,重點做到「三防」:

運動與作息:動靜相宜養心神
午間小憩養心陽:11:00-13:00心經當令,午睡20-30分鐘可緩解“夏打盹”。過長反而導致頭暈乏力,辦公族閉目養神10分鐘亦有裨益。
傍晚微汗促排毒:18:00-19:00宜進行快走、太極拳等溫和運動,以微微汗出爲度。運動後及時喝淡鹽水補電解質,忌大汗淋漓以免傷陽。

中醫特色療法:冬病夏治正當時
大暑是“冬病夏治”關鍵期,藉助自然陽氣驅散體內積寒:
三伏貼:針對慢性支氣管炎、過敏性鼻炎等虛寒體質者,將辛溫中藥貼敷於肺俞、定喘等穴位,通過經絡調節臟腑功能。2025年最佳貼敷時間爲初伏(7月20日)、中伏(7月30日)、末伏(8月9日)。
藿香正氣丸:在夏季高溫的環境下,容易出現頭痛、頭暈、口渴、多汗、四肢無力發酸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動作不協調等症狀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。調理時需要化溼祛暑解表治療,治療夏日中暑表證常用藿香正氣丸。藿香正氣丸解表化溼,理氣和中,主要用於外感風寒,內傷溼滯,頭痛昏重,胸膈痞悶,脘腹脹痛,嘔吐泄瀉。(請在醫師指導下購買服用)
